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慢性病知识
编号:13626446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63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导致全球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李呆所著《脾胃论》内容涵盖了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其应用早已超越脾胃疾病本身,对临床心系、脑系、妇科、血液肿瘤,及五官、皮肤、骨伤等疾病的诊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其中所体现的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防治中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脾胃论》治未病思想,认清《脾胃论》中内伤脾胃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方法,探讨调补脾胃进行慢性病防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脾胃论》;李果;治未病;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3-0063-0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导致全球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我国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显示:我国现有慢性病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人口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具有病程长、流行广、费用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其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已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金元时期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著《脾胃论》。该书涵盖了生理、病理、方药等诸多方面,其应用并不局限于脾胃疾病本身,所涉及的学术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多种疾病。《脾胃论》对临床心系、脑系、妇科、血液肿瘤,及五官、皮肤、骨伤等疾病的指导意义日益显现,其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69 字符